「二樓五仔」去食飯
昨天經濟日報的副刊出現了群聚於火炭的五位藝術工作者 -- 「二樓五仔」﹐通常在報上閱讀有關藝術家的消息﹐大多是談論藝術活動或評論藝術品的功過﹐但這趟有些特別﹐文章其實是介紹一所位於銅鑼灣的日本食肆 (詳見附圖) 。
這情況頗為有趣﹐是否傳媒開始意識到「藝術工作者」這個身份有些與眾不同﹐可以襯托出食肆的獨特品味﹖他們同是大學生﹐卻帶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﹐然而各人都從事有關藝術的工作﹐看來既不銅臭﹐也不走曲高和寡的路線。蠻有抱負似的思想模式﹐融和了知識與知性的生活態度﹐聚首於火炭這個獨立運作的藝術工廈﹐為的只是埋首於藝術創作。理想、品味、人文﹐如果加埋靚仔、有型、溝死女......夠了。
總的來說﹐如果藝術工作者被媒體貫以優越或特殊的身份﹐繼續在這個新興的市場運作或抄作﹐當新聞價值被認同後﹐若報導藝術消息時﹐被無操守的傳媒順利成章地加插一些藝術家的花邊秘聞﹐當普羅大眾意識到原來所謂藝術也可以那麼平民化的話﹐久而久之﹐藝術家的名字不單出現畫廊或藝術館﹐恐怕到時壹週﹐東週的封面會出現“某某喪爆藝術家攬女騎身爆房畫畫喪爆無人理”.....等等的標題了。
請不要誤會我無的放矢﹐也不是自命清高﹐古今中外﹐藝術家﹐藝術品與道德操守從不掛勾﹐我只是替自己有點擔心而已。(死啦你去﹐自命藝術家的粉腸 !!)